一塊煤除了作燃料,還可以干什么?在黃河東岸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煤制油分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利用現代工藝,將煤炭轉化為各類高端油品、蠟、化工品以及新材料等,走進千家萬戶。
寧夏煤業公司煤化工管理部總經理姚強說:“自從2021年穩產達產后,煤化工板塊利潤在全板塊利潤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今年上半年,煤化工板塊提前10天完成生產任務,其利潤在全板塊利潤中占比達90%,煤化工正在成為寧夏煤業公司創利主體。”
燃料變原料 實現多元化發展
“攻堅克難,始終伴隨著煤制油項目建設生產全過程。當年僅氣化爐工藝流程就涉及400多個重大環節,而整個項目更是要經過1200多道復雜工序,才能實現煤制油的轉化。”寧夏煤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300多名專家組成10多個創新工作室和攻關小組,經過5年艱苦攻關,成功研發出“神寧爐”,推動寧夏煤業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順利落地。該項目完成37項自主國產化任務,工藝設備國產化率達99%,年轉化煤炭2400萬噸。
在當時的條件下,寧夏煤業公司建成國內最大的25萬噸/年煤制甲醇項目、世界首套50萬噸/年煤基烯烴項目、亞洲單套最大的6萬噸/年聚甲醛項目、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
寧夏煤業公司發揮“產銷研用融合”優勢,推動煤炭從燃料轉化為各種油、蠟、化工材料,附加值進一步提升。
姚強說:“煤化工產品過去以油為主,現在化工品占比達82%,品種極豐富。這意味著我們的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可以根據市場變化靈活選擇生產。”
目前,寧夏煤業公司開發了32種油化品、56個合成樹脂牌號,計劃“十五五”期間再開發44種新產品。
煤制油分公司生產管理部技術員楊健說:“煤制油分公司過去只生產柴油、石腦油和液化氣,現在生產液體石蠟、單碳烷烴、輕質白油等五大類產品,噸煤價值提升了7倍。”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黑黢黢的煤炭能變成香水、口紅原料?“可以,而且在寧夏煤業公司不止于此。”姚強說。
寧夏煤業公司繼續加強科技創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從產業鏈的前端、中端,向產業鏈高端和終端消費領域挺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多點突破。
2024年11月30日,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寧夏煤業公司與多家單位共同研制的煤基航天煤油助力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首飛。
寧夏煤業公司研發出CTL潤滑油基礎油、低黏度PAO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技術,并以這兩種基礎油為原料,成功生產出機油、液壓油、齒輪油等一系列全合成潤滑油產品,注冊了“C能+”潤滑油品牌商標。
目前,寧夏煤業公司已構建起覆蓋車用和工業用兩大領域的11種高性能自主研發潤滑油產品。
同時,通過產業鏈延伸,該公司煤化工產品拓展到各個領域,逐步覆蓋群眾的衣食住行。
“α-烯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制油項目讓α-烯烴產業鏈不斷延長。”烯烴二分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智瑞說。
目前,寧夏煤業公司可以把油品里的碳6、碳7、碳10、碳12、碳16、重質油提取出來,用于生產二元酸、高端尼龍、洗衣液、洗發水,以及醫藥、農藥等。相比油品,產品附加值再提升20%至30%。
2025年,寧夏煤業公司開展煤制油二代技術攻關,啟動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關鍵技術升級示范項目,生產向著能耗更低、能源轉化效率更高的技術路線邁進。
寧夏煤業公司全力推進MTP(甲醇制丙烯)工藝升級改造項目、10萬噸/年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項目、6萬噸/年聚甲醛二期項目、費托尾氣制LNG(液化天然氣)示范項目、煤基費托油品單烷烴產品分離項目、貧氪氙提取項目等新建、技改以及科研項目,依托現有裝置抓好單碳深加工、粗苯分離、重質油提質等47項提質增效技改項目,實現存量增效、增量創優。
“現在,我們對煤化工的未來充滿信心,后面還有很多項目,煤炭在我們手中可以無限變身。”智瑞說。
寧夏煤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十五五”發展規劃,他們重點布局了α-烯烴、特種油蠟、煤基新材料、清潔低碳綜合利用、未來產業等六大特色產業鏈,布局面向航空、航天、日化、醫療等終端消費領域的高端煤制油化工產業,走出一體化、綠色化、高端化、數智化、精益化、國際化發展的新路徑。
全文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