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包子出爐咯!”9月17日,由和田開往烏魯木齊方向的5818次列車上,伴隨一聲長長的吆喝聲,車廂里頓時沸騰起來,有人跳起了新疆舞,旅客從四面八方聚攏過來,一場熱鬧的列車“巴扎”正在舉辦。
熱氣騰騰的烤包子被旅客爭先恐后地搶購,趁熱咬一口滋滋冒油,散發著誘人的香味。不到20分鐘,商戶柔則·艾力的80個烤包子就賣完了,這次他共收入400多元。
“桃子先嘗后買,不甜不要錢!”農民努爾買買提一邊說著,一邊熱情地請旅客試吃。這些桃子是他上午剛從樹上摘下,中午就背上火車售賣了。他說:“自己家地里種的,賣多少就是賺多少,我們和田水果很甜的?!?/span>
這趟往返于和田至烏魯木齊間的5818、5815/5816、5817次列車,全程1706公里,行駛于由和若鐵路、格庫鐵路、南疆鐵路共同構成的沙漠環線上,途經于田、民豐、若羌、庫爾勒等14個車站。列車上每個月都會舉辦兩次“巴扎”,沿線居住的百姓會將一些農副產品拉到火車上售賣,是一趟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列車。
在7號車廂,有一位胸前佩戴黨員徽章、坐姿端正的維吾爾族老黨員賽迪·圖爾迪,乘坐這趟車前往且末看望女兒。今年74歲的他已經有38年黨齡,談到入黨初心,他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那時候我就一個想法,跟著共產黨有飯吃。”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從和田去烏魯木齊只能騎毛驢或者走路,一趟要花費三四個月的時間,現在乘坐這趟車去烏魯木齊旅游或者就醫,22個小時就能到。”賽迪·圖爾迪說。他認識的很多人,在鐵路通車前基本沒出過門,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去過北疆地區。鐵路通車后,實惠的票價讓不少人可以有機會去新疆首府看看。當地百姓對火車有著深厚的感情。
不只旅途時間縮短,這些年,和田老百姓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平房變成了樓房,不少人家里都有了小汽車。這些改變讓賽迪·圖爾迪十分開心,他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
來自貴州貴陽的陳新萍和老伴來新疆旅游,他們今年剛好70歲,興奮地說:“我們和新疆同齡!”列車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行駛,經過于田站后,目及之處沙海無垠。陳心萍對一旁的老伴侃侃而談:“你仔細看,鐵路兩邊有不少草方格,它們都是固沙用的?!弊鳛榈湫偷纳衬F路,和若鐵路從規劃開始,就一直與風沙做斗爭。鐵路建設時,在沿線共修建草方格近5000萬平方米,種植梭梭、紅柳、胡楊等植物近1300萬株,造林面積達到11.4萬畝。
如今,和若鐵路沿線構建的“綠色長廊”已成為抵御風沙的天然屏障?!拔覀儊硇陆囊豁椫匾谐叹褪莵砜瓷衬i邊’工程,看一看圍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國家如何織就這條‘綠色圍脖’!”陳心萍指著窗外激動地說。
這時,一位不會說漢語的維吾爾族老鄉需要補票,列車長馬米娜迅速安排工作人員幫助處理。自2014年5月進入鐵路工作以來,馬米娜值乘前往南疆方向的列車長達8年時間。自2022年6月和若鐵路開通運營,鄉村振興列車同步開行,她一直在這趟車上工作。
列車開行3年多的時間,累計運送旅客285.6萬人次。
這不僅讓南北疆的距離更近了,還為沿線百姓拓寬了增收致富的門路。800多公里的和若鐵路,也是一條南疆地區“特色產業走廊”。和田的甜瓜、民豐的大棗、洛浦的地毯、于田的沙漠玫瑰……沿線特色農產品以前要繞行塔克拉瑪干沙漠大半圈,經吐魯番再一路東行,經哈密出疆。如今可搭上和若鐵路的鄉村振興列車一路向東,過若羌后抵達庫爾勒,經格庫鐵路進入青海省,再運至其他省份,運輸路程縮短1000公里,物流成本降低40%。
陽光灑進車窗,列車向著前方疾馳。亞森江心里升騰起即將前往大城市的興奮和激動。他是今年剛考上大學的音樂專業學生,在列車上熱情地為大家演奏著新疆民族樂器薩塔爾。明亮的音色奏出美妙動聽的樂曲,引得掌聲連連。
他展示著手機里一張烏魯木齊站前往廣州白云站的車票,約需49個小時,從祖國西北地區抵達東南地區。他說這趟旅程是他第一次出新疆、第二次坐火車,心里滿滿都是對開啟大學新生活的期待。
對他們來說,到大城市去看看、去接觸一些新事物是生活最大的盼頭,也是他們認真學習的動力?!耙驗闂l件有限,目前我只能學習一些民族樂器,到了廣州,我想學電子琴。”亞森江說。
回顧新疆70年歲月,發展與變遷有目共睹。鐵路圍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連起了一條環線,輻射帶動了一片區域。借著鐵路的“東風”,沿線村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也有了越來越美好的文化追求。曾經的“死亡之?!?,如今到處閃爍著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音符。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新疆記者站(烏魯木齊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文字:謝琦圖片:劉之光 關擁軍 擺風亮 李曉坤 時聰穎視頻:王乾坤
編輯:謝琦審校:李孝佺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