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有一群特殊的技術守護者,他們就是保障無數道路機械正常運轉的徐工道路服務工程師。
人物檔案
姓名:
馮沖
服務年限:
4年
專業領域:
道路機械全生命周期管理
榮譽成就:
2023年獲得道路事業部服務精英稱號
道路事業部優秀攻堅能手及八小活動創新獎
獲得2017中國工程機械年度技術論文獎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空氣中的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60%左右。服務工程師們在這里工作,首先要克服的是強烈的高原反應——頭痛、乏力、呼吸急促都是家常便飯。冬季氣溫可低至零下20攝氏度風雪交加;而夏季又可能面臨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和突如其來的風沙。在這樣惡劣的環境里徐工道路服務工程師也依舊堅持著“一諾千金,說到做到”
風霜奮戰,西藏曠野上的精準操作
記得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后,太陽如火球般炙烤著大地,一臺正在進行關鍵路段攤鋪作業的攤鋪機突然發生系統冗余失效,無法正常移動。這對于工期緊張的項目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接到電話后,唐永誼沒有絲毫猶豫,迅速收拾好工具包,帶上可能需要的配件,驅車趕往現場。一路上,他的心里充滿了緊迫感,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次行動,都關乎著工程的進度和客戶的信任。
高原上的設備故障往往發生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和地點。今年春天219國道路段,為保證客戶的施工進度,空氣稀薄氧氣不足也背著氧氣瓶說干就干。等作業聲響起時,他才意識到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
雪山風霜驟然加劇,風塵無孔不入。客戶看他滿臉灰塵,勸他等風小再修,但看著夜色降臨,他堅定回答:“不能等!風霜再大,也得修!”風沙卷地,卻卷不走那雙用雙手詮釋的“責任”二字——這是徐工道路服務不曾動搖的承諾。
責任擔當,高原護路的精神傳承
記得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后,太陽如火球般炙烤著大地,一臺正在進行關鍵路段攤鋪作業的攤鋪機突然發生系統冗余失效,無法正常移動。這對于工期緊張的項目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接到電話后,唐永誼沒有絲毫猶豫,迅速收拾好工具包,帶上可能需要的配件,驅車趕往現場。一路上,他的心里充滿了緊迫感,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次行動,都關乎著工程的進度和客戶的信任。
他們遠離家人,常年在高海拔地區工作。通訊信號時斷時續,與家人通話的渴望常常被信號格無情掐滅。一位工程師的安全帽里貼著一張泛黃的兒童畫,想家時就看看畫。
工程師們的付出贏得了客戶的尊重和認可。一位客戶感慨地說:“馮師傅真是一位勇士。他對待工作的堅持和毅力,讓我們對徐工的服務更加信任。”
另一位客戶評價道:“馮師傅不僅專業技能高強,而且他堅韌無畏的精神也實在令人深感敬佩,為我們的項目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支持。我們很感激他在高原地區為我們提供的服務。”
這些服務工程師的身影已經與高原護路人融為一體。他們在雪山風霜間書寫責任,在稀薄空氣中詮釋擔當——他們是真正的“天路守護者”
高原上的每一天,都是對體力、技能和意志的考驗。但正是這些平凡而堅韌的服務工程師,保障著高原地區交通建設的順利進行,用專業和堅守支撐著一條條天路的暢通運行。
要隨時隨地享受徐工帶來的這份便捷與安心?
立即掃碼下載道路E管家APP,一手掌握設備信息、在線報修、配件訂購、專家支持等全方位服務,讓專業保障時刻在線,盡在指尖!
聲明:本文系轉載自互聯網,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鐵甲網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不想錯過新鮮資訊?
微信"掃一掃"